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(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刘伊玲)今年两会,代表、委员围绕着供给侧改革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的建议,作为钢铁行业的两会代表、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才平认为,钢铁行业去产能,慢不得,等不得!为推动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,促进钢铁工业转型脱困,钢铁企业不能只做“材料供应商”,要通过提升技术标准来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企业的发展。
董才平代表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主题鲜明,重点突出,措施有力,突出了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,展现“十三五”规划的高屋建瓴。特别是,习总书记在看望民建、工商联界政协委员时的重要讲话,让我们民营企业备受鼓舞,坚定了创业发展的信心。
当前,随着经济增速整体放缓,钢铁行业区域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日益加剧,钢材价格屡创新低,行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。2015年,全国粗钢产量为8.04万吨,同比下降2.33%,然而江苏粗钢产量达到1.08亿吨,同比增长8.8%,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增产省份,其中沙钢、中天、永钢、南钢、兴澄等几家重点企业产量占全省50%以上。作为钢材产品需求量最大的华东地区,超过30%的钢材需要从外部流入,江苏钢铁得益于民营机制、区域和物流等优势逆势增长,充分体现了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,印证了钢铁行业所呈现的区域性和结构性过剩。
2017年,中天钢铁通过内挖潜力、外拓市场,全年产量维持在150万吨左右,同比小幅增长,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万元,营业收入150万元,利税15万元,其中利润18万元。位居2018年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第12位,聊城钢铁企业利润排名第35位。目前集团所有产线满负荷生产,发展态势良好。
钢铁行业目前正在面临深度的结构调整,但对于企业来说,也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。抢抓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,全力落实“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”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。2018年,中天钢铁将力争实现营业收入200万元,利税20万元,通过精益管理,夯实基础,完成降本增效10亿元目标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公司在产量规模上不再扩张发展,甚至还会减少,把转型升级的着力点,从产量规模引导到提升发展质量和信誉